教学实践共同体:聚焦创新人才培养 联合开展主题教研

发布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发布时间:2024-04-17浏览次数:43


 417中午本学期第二场教学实践共同体活动尚德D307顺利举行活动聚焦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主题,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工程软件开发人才培养”及“虚拟仿真课程资源建设”三个视角切入,展开教学经验分享与研讨。本次活动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知行联动”数字艺术教育实践、学科竞赛驱动的混合式教学创新实践以及虚实融合数智化教学实践三个共同体联合承办,开启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模式,吸引了60多位教师参与活动交流。


本次活动邀请创新创业学院魏鑫华、机械工程学院邵健和计算机学院周亚东三位老师先后做教学经验分享活动由“知行联动”数字艺术教育实践共同体负责人陈静、学科竞赛驱动的混合式教学创新实践共同体负责人孙志海虚实融合数智化教学实践共同体负责人朱自瑛等联合策划落地,教发中心全力支持做好活动策划案的审定与宣传推广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经验分享

魏鑫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入库专家,近两年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奖项139铜,第八届省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以及其他学科竞赛省国级奖项百余项。

老师介绍了中国国际创新大赛的发展历程,历届获奖情况,重点指出了适合我校师生参与的赛道类型。他对大赛的评分标准进行剖析,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强调教育维度、创新维度、团队维度、商业维度、社会价值维度的重要性。他还指出大学生创新大赛是一个高强度的比赛,需要特别关注参赛学生身心健康,做好比赛前后的心理疏导,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兼具挑战性有温度的比赛环境。



工程软件开发人才培养经验交流

邵健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CAD/CAM/PDM、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曾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主持完成浙江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及多项企业横向课题,发表论文14篇。

邵老师表示机械、电子、自动化等工程软件开发人才的实际需求日益迫切工程软件开发人才需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同时精通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具备扎实的软件开发能力;还需具备跨学科思维,能将机械、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知识进行融合创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此外,随着工业智能化发展,他们还需关注新兴技术前沿,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对如何培养工程软件开发人才作了专业性分析与建议。


虚拟仿真课程资源建设经验分享

周亚东,计算机学院专任教师。周老师具有资深的虚拟现实教育公司工作经历,主要研究方向:虚拟现实仿真技术,授课程Unity引擎使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近一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好创意及全国数字创意大赛、未来设计师、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等A类比赛,获国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省奖几十余项。

周老师表示虚拟仿真教学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仿真课程需要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向老师们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基本建设要求,强调虚拟仿真课程内容的选择需重点解决真实实验项目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他结合实际课程教学案例展示了高电压、核泄漏、太空探测、数字医疗、煤炭采煤、车身安全实验等项目虚拟仿真环境并引导老师们思考自主开发潜在的虚拟仿真项目的可能性。


本场教师教学实践共同体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活动给优秀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一次相互学习和跨学科交流的机会三位主讲教师的教学经验分享,务实高效,极大地激发了参与教师对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关注与讨论,也引起了大家对此三个课题及未来教学改革融入的深切思考。教发中心希望未来有更多教师关注、参与各类教学创新交流与研讨,不断推动教师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创新,献礼学院25周年院庆,持续助力提升学院教学高质量发展。


作者:朱自瑛 孙志海


Baidu
map